日本的教育理念有哪些不足?
先引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用来作为这篇文章的开篇。 “教育能不能脱离政治呢?我以为不可能,也不应该。” ——《答国际文学社问》(1927年)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政治。这点对于日本这样一战争罪行累累的国家尤其适用。 我们讨论日本的教育理念的“不足”或“可取之处”,都必须引入一个前提:什么是正确的政治立场。 对于我国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和平发展与各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奋斗目标等等,都是正确政治认识的范畴。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再来谈论日本的种种教育措施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日本在教育方面的种种举措,其实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历史教训。 甲午海战,日军败于北洋水师,举国震动;日俄战争中,日军又惨败于俄国,伤亡惨重。如何增强国力,如何培养真正的军事人才成为了日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这一切最终落实到国民教育的层面上,就是著名的军国主义路线。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从幼儿开始,军人的品格就贯穿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之中。学校设军事教练,教学生们如何站军姿,如何行军礼,如何训练,甚至教学生唱歌都要唱士兵的歌——“训练和战斗一样,生活中没有任何娱乐。”(池田大作语)。
同时,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战争,日本实施强制性兵役制度,所有达到一定年龄的男性都要依法服兵役,参加作战或是非作战的训练。这对于从小培养军人气质和意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军事上的考虑之外,日本这种全方位立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受到了美国影响。
二战中,在美国军队里,很多士兵都在战场上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比如“富士山战役”中,不少美国大兵把家里的信件和报纸带在身上,一边读一边向富士山前进,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攻击前让爱国热情沸腾起来!”(三岛由纪夫语) 而日本所奉行的“集体主义”精神其实也和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密不可分。因为在日本,个人的地位其实是没有集体利益高的。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日本人在任何时候只要是为了国家就可以抛弃尊严、人格甚至生命。这也就意味着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因为集体才是权力真正的归属者。
在日本,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从社会意识形态还是法律条规,都体现了极强的政治性。 而对于那些违背或者不符合政治正确的事情,日本人也会坚决予以抵制。例如对核武器的和核武器研究的坚决反对、对任何破坏领土完整的行为的零容忍、对任何歧视性行为说的坚决反对…… 日本在教育领域虽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无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