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国奖是多少?
基础学科,无加分! 理论物理(凝聚态,量子,等方向)。 三年全一等奖学金。 一年特等! 一共四万五。 加上学校奖励的2000,导师奖励的2000。 总共5万元整! 中科院物理所,去年刚毕业的某师兄,同是理论物理,无加分。 两年三等奖学金,一年二等奖。 两个二等奖一共8000元。 加上各种所级、院级的奖金和补贴,第一年总计13万元左右。 第二年拿到特等之后,所有奖学金和补贴一起拿将近17万元。 第三年,跟第一年的奖学金差不多,13万左右。 所以,一般情况三年拿了三个特等的博士能够有30万元的奖学金。 如果再有个加分的项目啥的,那就更好了,四十多万!!!
现在在高校工作,新进的博士,基本待遇都是三十多万元。 老牌名校的中流专业比如经济学,教育学这些要少一些,大概二十多万。 新兴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计算机这些就要多一些,四十多万。 为什么我说“老”?因为前几年这些学校的经济类专业的博士待遇几乎是最高的一档,比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还要高!!! 原因嘛大家都懂的…… 当然如果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待遇就更高了。
另外,除了学业成绩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会影响奖学金的发放,就是导师的评价。这个评价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学习的主动性等等。 一般来说,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科研项目 etc.)是足够的申请学术型博士学位的。 但是想要获得荣誉奖学金的话,就需要在科研之外,再额外做一些事情。比如一些高校的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师德考核”,这项内容虽然不计入学业成绩,但是会影响导师对学生的评定。有些学校还会要求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担任本科生的课程讲授任务(兼职辅导员),或者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总之,除了本学科专业的学习研究之外,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工作。 这部分的工作可能会占学生总学时的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但是不会算入学业成绩,所以也不会影响学生毕业。但是这些工作的付出会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导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中。可以说,这部分的工作虽然不计入学分,但是和奖学金的评定的关联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