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的全奖是什么意思?
以我所在的系为例,每年大概录取150左右PhD学生。 基本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申请的时候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要读Phd!我要拿全奖! 我一般称之为“有目标的申请者”; 另一种是之前申请Master,读了几年发现不适合自己,或者原本不是那么有志向科研的人。他们通常没有明确地说自己要读PhD,但是往往在申请材料里会体现出对某一研究方向感兴趣(通常也是本专业下较为热门的方向)。我会称之为“随缘的申请人”。
1. 有目标的申请人 这类学生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读研—找工作或读研-考博—找教职。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的目标通常很清晰: 在申请阶段就能够确定,我毕业以后要做什么,我想做科研,我想拿全奖。 所以,他们在选校择校的时候会非常慎重,一般会选择那些毕业后能提供全职工作的项目,并且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与学校/导师提前联系,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因此能够拿到全奖的概率非常大。 以我们系为例,每年大概有40%左右的国际学生能获得奖学金,其中约30%为Fellowship(全额奖学金),20%为Graduate Assistance(部分奖学金)。 当然,能获得这种高额奖学金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除了自身实力超群外,还需要找准定位,提前规划。
2. 随缘的申请人 相对于有目标的申请人,这一类学员的目标不太清晰。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被本专业的兴趣推动着走下去,也可能是因为受疫情、就业影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继续深造。总之,他们的目的也许并不是那么明确。 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因为专业热度高,申请的早,机会多,也有可能拿到全奖。
另外一点就是,由于他们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在选择专业和方向的时候范围可以稍微敞一些,未必非要在一开始便锁定目标。这样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余地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