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勤工俭学好不好?
我以我们学校为例,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我读本科的时候,学校里有个专门的勤工俭学服务中心(简称“校勤”)。在学校里面,要找勤工俭学的岗位很方便,中心里有各种类型的岗位,数量也很多,基本只要想申请,就可以拿到。 当然,想要申请到心仪的岗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先申请,再通过面试,才能正式上岗。
校勤管理的岗位,分为校内岗和校外岗两种。其中,校内岗是负责管理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等学校内部场所的相关工作;而校外岗则是负责一些公司、企业等的实习或兼职工作。 两类岗位的薪酬待遇不同,具体要根据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因素而定。不过,不论是哪种岗位,都需要出示相关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填写相应的申请表。
一般来说,通过校勤找到的勤工俭学岗位,工作的时间每周不超过20个小时,节假日双休,寒暑假除外。工资按照小时计算,每个月发放一次。
同时,在勤工俭学期间,若遇到法定节假日,也可以享受到相关的福利待遇。例如,春节放假5天(初一至初五),国庆放假7天(十一当天加上周末调休)等等。 有些同学由于学习或生活等原因,需要请假,经批准后可按实际请假天数扣除相应报酬。
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中心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如果获得批准,就能够享受每月最高460元的补贴,用于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其实,很多高校都有类似这样的勤工俭学服务中心,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困资助的同时,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更独立。
虽然校勤提供的岗位众多,但是大部分岗位都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后,再择优录取的。同学们也不要有“有关系就能拿到好工作”的想法,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准备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