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学校不算绩点?
作为在本科阶段做过两次GPA排名,并且目睹很多同学因为“算法”而崩溃的同学,这里想说的是——千万不要以为GPA高低就是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 先说一下大学里各个课程的学分和GPA的计算方法大概: GPA是评奖学金、保研直博、申请出国、就业求职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对于同学们来说十分重要。不过同学们也要明确一点,GPA高不代表学习好,GPA的获得也不能仅仅依靠加权计算的方法。 在我本科期间,曾经亲眼见过一些同学为了提高GPA不惜采取刷分(多刷几次就能拿到更高的分数)的行为,也有看见同学在考试结束之后私下交换试卷答题,试图通过“算法”来提高自己的GPA;甚至有大四毕业前夕,看到有同学还为了GPA去主动选择重修,再刷一次分数…… 这些做法无疑是愚蠢的。 因为GPA再高,没有实质性的知识积累,没有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那么GPA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而且有些课程设置简单,GPA考的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本科数学专业,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高数课设简单,同学们都拿到了满分,GPA自然也很高,但到了期末考完试之后,大家翻到答案都傻眼了,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另外,一些课程虽然难学,但是学会了以后一定会有收获,这种收获感会在你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你的GPA可能不会很高,但是这种学到的知识一定会伴随你一生。
所以啊,同学们,你们要明白一个道理,GPA不是衡量你们学习成绩的好差劲的唯一标尺。学会想学的知识和技能,那才是真正的本领! 我是从大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目标的人,因此我的GPA从来都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从不担心,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付出总有回报,那些看似比我高的GPA的人,或许他们的课本知识比我还熟悉,但我坚信他们一定没有我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啊,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时的GPA的高低而影响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