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上什么课程?

顾腾秋顾腾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早稻田大学的经济学部为例,介绍一下入学后主要学些什么(大一) 首先是政治、经济、哲学之类的基础科目,一共418学时(一个学期30周,每周14小时) 然后是大方向的专业课程,分别介绍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博弈论,大概204学时 还有必修的数学和英语,分别为微积分(56h)和托福(49h) 以上是主要的课程安排,每个大学基本都会把必修课程排在前头,然后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大方向选修课。

除了必修和选修,还有第三类“研究·实践”等自由选择的课程,这部分是根据你选择的专攻方向来设定的,比如早稻田经济学部的“研究·实践”里有“金融与量子论”、“金融与神经网络”以及“国际经济与发展”等等。 基本上从大一起就会逐渐接触科研的方法和学习模式,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学校会提供导师研究计划的选择,指导你未来的研究方向。

至于本科阶段到底学了些什么我暂且不表,因为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本科学制比较长(医学除外),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120学分才能毕业。虽然学习内容因院校而异,但是大致的流程都是先上课再考试最后论文答辩,所有的成绩评定都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卫梦十卫梦十优质答主

我本科在名古屋大学,硕士在京都大学读的经济学 专业。两所大学都是国立综合大学,两个学校也都有经济学科,所以课程设置方面大同小异。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日本的大学课程设置更偏重理论研究而不是实证分析(当然,我不是学计量方面的);虽然也会学统计、计量方面的知识但主要是以了解为主,很多知识也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至于微观和宏观这两门课的话因为我在日本学的这两个科目主要目的是让我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而非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比如关于货币理论我会学习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这两种流派的观点,然后做简单对比;对于宏观经济我也只是简单的了解一下GDP、IS-LM模型这种基础知识而已。毕竟经济学这个专业需要更深层次的知识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论文框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