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算日本的什么区域?

车佳宝车佳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果,东京都心部的居民点密度如下,单位是每平方米,是我用手头上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由于日本没有明确的人口统计口径和土地使用分类标准,所以只能采用我自己的方法。 都心部就是市中心的意思吧,当然这里说的市中心是指东京都心的23区加墨田区的池袋、新宿区的西新宿、中野区的新中野等地,不包括东京都心23区之外的地区。

以住宅用地面积来计算的话,东京都心的居住人口密度为1608人/公顷。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值了(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显示东京都心的居住人口密度为1597人/公顷)。考虑到东京都心地区已经建成的区域基本上是以住宅为主,因此这里的住宅建筑容积率应该也是很高的,达到4.2。(如果按人均居住用地面积100平米/人来估算的话,则住宅建筑容积率接近6了。) 而同样作为首都的北京,其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约为6600 人/平方公里,是东京的都心部的6倍;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其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也仅有东京的4.5倍左右。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土地的节约利用是有目共睹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东京的都心部地区,也就是23区加上池袋和新中野地区,总人口为368万,而总面积却仅仅不到5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7353人/公顷。这么高密度的人群集中地,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此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是如何做到既拥挤又宜居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是在规划层面,早在明治维新时代,东京就开始进行功能分区,制定分区计划。二战之后,日本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建设一个绿色的城市,于是有了著名的《东京都区规划》(又称《东京都心计划》)。该规划提出“保护自然”、“绿化环境”、“建立公园”“开辟绿地”、“打通轴线,构筑景观”等指导思想,对东京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并且东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发展理念至今。比如为了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大气透明度,东京都在城东增加了上野公园、秋叶原数码广场和昭和大野公园,在城西则是增建了上原台地和葛西台地,通过这种大面积留白的手法来营造适宜人居的环境。

其次是交通方面的导向,我们知道大城市往往都会有一纵一横的铁路干线穿过,这种交通导向很容易导致“城中村”的出现,因为土地成本低廉,交通便利(特别是交通便利这一点对于很多低收入群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容易吸引各种产业前来布局,从而形成低端的产业聚集区。但东京都是例外,东京的两大地铁主干线山手线和东西线并没有导致大量的“城中村”出现,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在导向的同时,更强调道路两侧的土地利用和建筑形态的统一。如下图所示,无论是商业区还是住宅区,都是中低密度分布,并且与高密的商务中心保持合适的距离。另外,东京都政府严格控制高层建筑,超过154米的建筑物都需要经过特别申请才能建设。

再次是日本对于老旧建筑的保留意识强。在东京都心部虽然也有很多新建的商业综合体,但是很多老建筑也被很好的保留并加以利用。比如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位于新宿的高岛屋百货大楼前原址改造后的商业设施。再如下图所示,这是位于千代田区的旧日本证券交易中心大楼,现改建为了KSP公寓。这类保留老旧建筑再更新的做法,不仅保留了城市的记忆,同时也保留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笔者看来,也许东京都心部之所以能做到既宽敞又紧凑的原因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

岑博文岑博文优质答主

这个题目有点意思 我个人理解,日本地域可以分为三大块 关东、关西和北海道,分别对应的是本州中部、西部及北部。 东京属于第三大区域(或者按面积来说是第一大),相当于中国的华北地区吧 北京、天津等中国北方大城市是典型的大都会城市,与东京的相似之处非常多;

而东北三省以及山西辽宁这样的省份则更接近北京周边的一些小县,在历史上也一直是农业省,这种模式就是京都、大阪等城市所代表的第四类城市的特征——首都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