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民真正原因?
1. 环境,生态恶化,空气和水源被严重污染; 贫富差距过大,生活在小县城中的底层民众生活艰难,每天都过着重复而单调的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而在大城市中虽然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着但是收入和未来的预期还是好的很多;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出来,农药超标,激素养殖,地沟油等让吃货的心情受到打击。
2. 教育,天价学区房,升学压力,学校排名等等让人喘不过气的名词让中产家庭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愁白了头; 而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就等同于失去接受优质教育的资格,未来只能在社会底层徘徊。
3. 医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只要生了病就怕被坑钱,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得个需要花大钱才能治好的病; 而有了钱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呢,其实不然,钱多了以后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就医环节,找不到合适的门诊医生,进不去特需门诊,不能加号,不能走特需病房等等。
4. 事业,在大公司里面累死累活干着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待遇跟资本家们期望值相差甚远的工作,还不如小县城里一个月三五千但轻松自在工作的人过的舒服; 再者就是体制内的人,在体制内虽然是拿固定工资,但是各种福利奖金加起来实际收入并不比在企业的人少,更重要的是稳定,不用担心失业,不用看老板脸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的人群。而农业对于土地是有较高依赖度的,因此当中国人赖以生产生活的土源枯竭时,他们就要向其他地方进行迁徙。中国有几大产粮区,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中游平原等,每当这些地方发生了水灾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就会造成土地沙化以及肥力退化等。那么在这些区域的中华儿女,便要离开此地进行移民。
还有一方面是和人口数量有关。每当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高产区域的承载度时,那么人口要向周边的半高产区域进行迁徙。然而当迁到此区的流民与当地民众多加本地人口数量超过了此区的承载度,那么人口又要向更低产区域迁徙。当迁徙到低产区域的人口,超过此区的承载度时,有要向外流。中国东部是高产、高人口区域,当这里的人口达到极限时,就要向中西部进行移民,甚至移出国境。
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专制独裁制度,因此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度,是直接决定着一地是否出现战乱的根源。在中央政府非常衰落时期,就会导致各地军阀之间的混战,导致人口的流离失所。像东汉末年、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还有元末以及清末,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在这些大乱时期,都会出现大规模人口迁移事件的发生。
中国的移民,和西方国家的移民还有很大差别。西方国家的移民往往是主动性质,而中国大多是被动移民。因为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中国儒家的核心“三纲五常”、“四书五经”,都在不断强化人的这种观念。古代的中国人是依附于土地的,人们非常排斥离开家园进行迁移。中国曾经实行长达一千多年的“客籍法”,这项法规,规定凡是来到本地的移民,要经过三代人之后,才可入本地的户籍。这就导致外来移民在此地没有话语权。许多移民后代,仍然称本地人为“土著”,称自己为“客家人”。客家名称一直沿袭到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