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去香港上学?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在内地可以免笔试上清华北大,在香港可以免面试读港大。 作为在深圳工作了十年、孩子也在深圳上了六年小学的母亲,对于这件事还是有一些看法的。 首先,这个政策并不是对所有人开放,它只面向港澳台籍的学生以及华侨学生;其次,不是所有这些学校面向学生的报名方式都是零门槛,比如香港的中小学就要求申请学生必须通过港方的入学考试或者面试,只不过这一关相对容易一些罢了;虽然这个政策是在特区实施的,但内地也有人在抢人(当然不可能直接这么喊,而是做国际学校),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以我在深圳的感受来说,一般家庭的孩子只要不太差都不会送到民办国际化学校中去读。一方面学费贵,另一方面这种纯英语教学的方式并非适合所有孩子。但这次政策的实施对象就是针对港澳籍/华侨学生,采用全英语授课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其他基本都是英文授课),并且课程设置基本与内地大学接轨(大一学物理大二才学化学这种),因此如果打算让孩子毕业后到国外深造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里面的学校免去了笔试和面试,但录取仍然是有名额限制的,而且最终会不会被录还是得看孩子个人的表现,比如说英文能力(因为都是英联邦教育体系,所以英文非常重要)和数学能力(作为未来理工科的基础学科,数学不能差)。另外,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劝你们不要仅仅考虑学校的名气,因为毕竟不是内地高考,学校综合实力强不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合适你的孩子就好。
现在去香港读书主要有三种途径:去私立学校就读,参加内地港人子弟学校自主招生,或申请香港当地公立学校。
申请私立学校的入学手续比较简单,学生只要提供在学证明、填写报名表并参加简单面试,便可获得学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再按校方规定缴交费用,即可完成注册手续,一般申请周期在1~2个月左右。需要提醒的是,香港的私立学校通常只提供寄宿或半寄宿制服务,而且费用会比较高,每学期大概在4万~7万元港币。
就读港人子弟学校的学生不占用香港本地生名额,也不受配额限制,其收费标准、教学、学生管理等制度,基本保持内地特色或与香港国际学校接轨,例如内地教师和香港教师都有聘请,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都有。此类学校每年3~6月会开展自主招生。学生需要提供的资料主要是内地身份证明、家长的香港身份证、学校在读证明、成绩表和近期1寸照片等,有些学校还需要学生参加语言能力面试和能力测试。
申请香港公立学校,只有拥有香港居民身份证且家长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学生才可以申请,申请时间为1~4月。公立学校一般分两次派位:一次派位可在申请时提交,申请人可在所属地区学校和专为非本地生而设的学位共两组别的学校中,各拣选最多3所报读。一次未获派位的申请人自动获得参加二次派位的资格,教育部门会按家长为子女申请的学校和他们的地区分配学位,并按学生香港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最后四位数字顺序进行编配,先到先得。一般来说,热门学校一次派位率较高,二派位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