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院校主修IT专业?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计算机系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立的计算中心,当时国内还没有计算机这个专业,北大开的计算数学专业,相当于现在的计算机专业。 那时候条件相当艰苦,只有五台二手电子管计算机(比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历史还早),两个教室那么大,据说当时学生人手一个算盘,每天打代码打得热火朝天。后来学校又增加了一台电动计算机,也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台大型计算机之一。 我上大学的时候(1987-1993),计算机系搬到了四教(现在北大校址在明清时期就是紫禁城,民国时做国立北平大学临时校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大校址),有六层楼那么高,里面还有一个小花园,环境是相当不错的了。当时计算机系分三个专业,一个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一个是计算机应用,还有一个是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
我是软件专业的,当时上软工课的时候用C语言写个函数、循环、数组之类的基本操作都要在纸笔完成,因为当时的计算机速度很慢,不能像现在这样直接敲键盘。 上本科之前,我们还要学一年的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分析、离散结构、算法导论(严蔚敏编著的那本红色教材)等等,全部都是和计算机无关的课程。 本科阶段除了必修课外,我们还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比如我选修过姚期智老师的人机互动(人工智能),邓俊辉老师的数据库系统,叶俊老师的数据结构,还有许爱龙教授的自然语言处理,袁益让教授的编译原理等,都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我记得当时姚老师上课还带了个人形机器人过来给大家演示,那个时代能上姚老师这门课的学生都非常兴奋。
读研之后,我才正式接触到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专业课。 总体来说,北大的计算机专业学习难度还是挺大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看书本、做题。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北大的四年是我最努力学习、成绩最好的时候,也让我有了一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