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外留学有多少?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是59.69万人;而据公安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出入境口岸签证签发状况报告》指出,2017年各类人员出入境总数为3816万人次。 按照公安部和教育部的数据计算,我国2017年出国留学生的比例约为1%,与2003年的0.57%相比,增加了近一成。 而近年来一直保持上涨态势的留学人次在2017年达到顶峰之后,2018年则出现了下降——59.69万留学生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4.67万。 但无论留学人次如何变化,有出国留学意愿并付诸行动的人数始终稳定增长。 那么,到底哪几类人出国留学的比例最高呢?
据教育部统计,在2018届高校毕业生中,“升学”继续成为毕业生重要的深造渠道(14.98%),而在过去多年,这个数据一直稳定在15%左右;在国内读研的2.15%的毕业生中,有41.9%选择出国继续深造,比例甚至高于直接就业的同学[1]。 考研之后的“申请制”留学依然热度不减。 “保研”“推免”资格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出国深造,毕竟国外很多顶尖大学都能给这些学员提供十分可观的奖学金。 除了上述群体外,选择出国留学的还有三本及独立学院学生、高考落榜生等,虽然占比较小,但数量并不为零。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考生选择出国留学?
首先,自然是因为国外许多名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以英国为例,几乎所有大学的硕士课程都不设国内本科背景限制,任何申请者都可以大胆投递;且相较于国内研究生项目,大多数英国大学硕士录取门槛相对较低。 除英国之外,其他欧洲国家的院校通常也不设置国内本科背景限制,甚至包括德国、法国等不强制申请人提供语言成绩。 当然,选择出国留学的群体中也不乏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继续读书的人士。 在接受采访的应届毕业生中,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表示暂时没有打算找工作,计划出国继续读研究生,他们大多学习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学计算机或法律专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出国深造,但能够拿到海外名校offer的人并不多。根据各所大学提供的数据统计,本科生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0%。因此对于多数同学来说,选择出国留学其实是一种“妥协”——无法申请到理想的境内大学,也未能如愿获得理想的专业,迫于无奈选择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