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西兰在哪里?
说到“新西兰”,相信不少人脑海中闪现的是“风景如画”“与世无争”等词语。的确,在新西兰广袤的土地上,森林、湖泊、海滩、雪山应有尽有。 然而,如果你问一个老侨“哪里是新西兰了?”他十有八九会回答你:“就是武汉啊!” 这并非夸张或自夸,而是源自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人的精神内核——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新西兰土地上创造了属于我们的繁华。
19世纪中后期,一批又一批的海外移民来到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拓家园。他们当中有矿工、农人、手工艺者,也有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学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和聪明才智,才有了今天的新西兰。 在武汉,就有这样一个地方——新澳工场,它是华工学生们创造的成功典范。
华工是新中国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开展中外联合办学的大学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合作开办华工一罗格斯国际金融班(后更名为华工一美国罗格斯国际商务班)。
1985年9月2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华中工学院国际商贸系。 当时,因为缺乏资金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学校决定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国际贸易”专业。
经过严格选拔,来自30多个不同专业的43名学生从全校各系(部)中脱颖而出,组成了首个“国际贸易”专业班。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外语的热情,老师特意将英语课时全部排满,并鼓励大家报考雅思。
一年后,这个班的大部分同学都考出了6.5分以上的良好成绩。1986年年底,全班43人全部拿到澳洲翻译研究学院的证书,成为当时全校唯一的“零差评”班级。
如今,这群学生已经走出校园,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在武汉、在湖北乃至在全国各地创造了将近10万家的企业,贡献了超过4000亿的GDP,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们自身的经历也鼓舞着越来越多年轻学子来武汉追逐自己的梦想。 你一定想不到,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市中心最豪华的办公大楼里,有一家华人开的银行,它叫“恒展银行”;你也猜不到,在离奥克兰约一个小时车程的罗托鲁瓦市,有一座堪称世界奇想的“长城”,而它的建造者,竟也是一个华裔矿工的后代;更匪夷所思的是,在新西兰南岛的蒂马鲁镇上,居然有一家中国餐馆,店家做的菜式居然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菜谱…… 这所有的一切,都要追溯到那个遥远又迷人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那是一个一切都有可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