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户档分离了怎么办?
1、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分开是什么情况 一般来讲,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统一收集学生的档案和户口迁移证等材料,然后上交到学生所在的教育部备案。 等学生毕业之后,学校才会根据已经签好工作的学生的需求,将档案发给他们所在的人才市场,而没签工作或是签了单位但单位不接收档案的学生,其档案则仍由学校保管。而户口则是按照学校的集体户籍进行管理的。 所以,在留学期间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了“人不在国内”的情况,那么你的个人档案和户籍就会发生“分离”的情况;
2、其次,来聊一聊如何把两个“分散”的部分“结合”到一起 一般来说,如果是刚刚归国还没有办理入职,或者是办理好了入职手续但是单位没有接管档案的情况,可以把档案转至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人才中心或劳动保障部门,先做档案代理,然后再由代理机构将档案转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把档案转至你留学国的当地人才交流中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城市对于档案是采取限期的管理方式,超过期限如果没有找到接收的地方,就会被打回原籍。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档案里资料丢失的问题。其实,只要你原来毕业的时候,学校已经把档案转到了用人单位,并且该单位也接受了你的档案,那么里面最重要的材料都是齐全的,比如成绩单、学位证明、毕业生登记表、报到证(派遣证)等等。这些都是证明你学历和经历的主要材料。
而如果你是从国外大学毕业回来的,那么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毕业证、学位证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这四种材料齐备,就可以证明你是本科以上的学习经历及取得过程,也就证明了你档案里的成绩单、学位证明、毕业生登记表、报到证是正确的。 而除了这4种材料外,其他材料的缺失都不算大问题。因为无论什么材料,只要你能提供其复印件并加盖档案保管机构的公章,都会予以认可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大家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