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带国旗吗?
中国学生要出国了,最大的难点并不是金钱、并不是文化差异,而是思想上的落差。
18岁以前,我们的人生差不多都是围绕“分数”打转。在学校,从早上到晚上,除了吃饭,就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考高分,好考上好的大学,满足父母的需求,完成社会对自己的期望。
18岁以后,从出国留学考生身上看到了巨大的人生转折。这些人,有的放弃了国内名牌大学,有的放弃了优厚的政府奖学金,有的抛却了父母长辈的期望,走上了“自费出国”的道路。他们大多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出国动机,也没有很强的国外学校申请机制,甚至对将来要学什么,要从事什么职业,都没有明确的打算。
他们出国,就是为了出国。似乎考上国外一般大学,就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将来也就有了像样的工作。
这种消极、被动的人生目标,很让我们这些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惊心。
对此,不少家长也感觉遗憾,但他们又觉得,孩子毕竟要出去见世面了,总不能还在国内拼前途吧!
为此,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必须改变观念。一是一定要把高考作为孩子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要让孩子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而不能拔苗助长,强行决定要考什么大学;二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对自己人生进行管理,只有经过磨难,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男子汉,我们不需要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我们要的是有知识、有上进心、有主见,同时又懂得关怀别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在国外,我们的学生往往很自信,因为他们总是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用他们的青春和才华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