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留学不直接考试?
因为日本的大学不是只考一次就能确定能不能录取的啊~(虽然大多数学生只有申请一所学校的意愿) 一般来说,申请日本大学的流程是 在学校方面,日本的大学除了极少数的超级精英院校之外(一般都是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一般的文科大学院都是要把修士课程分成A、B两类,然后分别招生的;而理工科的很多专业也是分A、B类课程,甚至个别学校会分为C类课程,分别设置考试难度和名额。
在2014年之前,这些分类并不明显体现在考试中,也不会影响到考生的报名。但是从2014年开始,不少学校就会把过去“校内考”中A类与B类的题目分开出来,作为不同的考试科目来考察。
以早稻田大学的文理科为例 文科的经济学研究科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的考试内容有英语考试和专业课笔试,B组的考试内容则有数学、小论文和面试。 理工学科则是更为复杂一些。
首先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就分成了好几个类别,比如上面的经济本科就是5个阶段分别录取5人,而理学部基础数学课程的3个阶段却是分别录取6人的。。。也就是说同一个学部的理工学科之间的竞争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而且每个阶段考试结束之后,也有可能会根据成绩发布“内定名单”。当然这个内定的规则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校是按分数高低先给前百分之几十的学生发内定通知书(比如东大理工),但是有的学校则是按分数优先选择学生(如东北大)……总之没有统一的标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留学生考试其实已经算是比较人性化,比较照顾留学生们的考试了——只要同学们能够适应这种“分而治之”的考试方案,并且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