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移民多少?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到1950年,比1939年增加了2.74亿,平均每年增加约800万,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何时期的增长率;到60年代中期,世界上平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难民或移民的子孙。 许多欧洲国家,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和二次大战的影响,成为接纳难民和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在那些国家里,人们很容易找到祖籍为德国的北非人、中东人和亚美尼亚人,还有前苏联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和高加索人、希腊人以及罗马尼亚人等。
2、至于英国,它接收了大约5百万战后难民(其中包括8万余德国人),并在50年代初期允许相当数量的人民自由移民入境。从40年代末开始,每年都有几十万辆载有欧洲难民和移民的列车经过英国。这些新来者被分配至全国各个地区和行业工作,对重建英国的战争创伤作出了巨大贡献。
战后初期,共有近百万犹太人抵达巴勒斯坦(今以色列),他们大多来自德国和中东。 随着战争的进行,盟国与轴心国间的贸易往来几乎完全中断,海外殖民地也纷纷沦亡,这导致海外的英联邦公民(多为白人的后裔)开始大量回流,给英国带来了可观的人口增量。据统计,自1939年至1945年间,大约有200万的英联邦公民回到了英国(约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5%)。还有大约5万名犹太人和4万名印度人移居英国。 不过,上述数字并未将英国国民(Citizen of the UK)的身份转换计算在内——这些身份转换通常由军职人员完成,他们在海外服现役,然后回到国内转为文职人员。二战结束时,约有100万名这样的军官和士兵需要转为文职工作人员,他们的家属也需相应转成居民。
还有许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欧洲人希望最终能移居英伦三岛。其中有些人在战后先赴马耳他定居,然后再以该处为一跳板最后到达英国。另外,也有不少希腊人在战时流亡英国,并选择留在当地不出国。这些人多属希腊裔英国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仍在英国各地繁衍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