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习计划怎么写?
我以自己为例,我的计划是粗犷式的,因为我是在职读研,时间比较紧张。 我读研的初衷是因为喜欢学习,不想荒废时光(哪怕已经是中年);因为我工作的原因不能出国读,所以选择了在我校旁听的形式攻读。 因为这个初衷,我在第一年学习的非常认真,几乎是泡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把课本都看完了,笔记也做了好几本。
因为我是在职学习,工作不能丢,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因此我的学习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早上的几个小时是不能浪费的,所以我一般会选择早上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以及做一下当天的笔记,并且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
晚饭后到睡前这段时间是我专门用来备考的,我要准备初试要考的科目,一般是看知识点、做真题和练习题库,然后睡觉。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我就记不下来或记不住的问题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1.如何记忆才能高效记住所学内容?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我有点懵,因为“记得住”与“记不住”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的大脑是没有办法同时记忆大量内容的,比如你让一个孩子同时牢记几十首古诗是很难的,即使记住了也是短时间内记忆。而成年人则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来达到记忆的目的。 所以所谓的高效其实是对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要想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复来加深记忆,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效率。
2.是否应该尽量还原过去的记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想让我们借助过去已知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回忆失落的知识。但是很遗憾,这种知识回顾的方式对于成年人来说收效甚微,因为我们大脑对“遗忘曲线”反应是很慢的而且是非常迟钝的。 如果我们有很好的自控能力,那么按照遗忘曲线来复习是有效率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条曲线根本没办法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因为人是有惰性的,特别是人到中年,一边学习新内容一边复习以往知识的苦差事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复习了很久,好像效果不太好的话,不要抱怨学习方法有问题,很可能就是你坚持不到位导致的。
3.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背过? 有句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的记忆是需要经过反复确认才能深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的。如果只是机械性地重复,那或许可以加深我们的印象,但是在大脑中这些知识点依然是孤立的片状结构,很难整合到一起形成系统化的网络结构。这样很容易忘了前面的忘记后面的,前后相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 所以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好,最好的方式是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运用理解的方法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