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总地震为啥不移民?

焦秀虾焦秀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因为这是一个以自然条件为借口,对当地原住民进行压迫和剥削的政策。 首先明确一点——这次地震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汶川大地震在救援上的重大突破!(注意:我是说救援进展,不是伤亡人数多少,这里必须澄清一些媒体的错误报道)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北部,距离县城不远,位于平原地带,所以地震造成的破坏主要分布在汶川县以北的地区。而汶川县以南地区属于地质构造运动较为稳定的山区,地震灾害相对较小。

从地理环境上看,地震灾区的南北差别非常明显:北面的平原地区河流纵横、地形开阔,但地质结构稳固性差;南面的高山峡谷,虽然地震易损性和震后救灾通道都比北方好,但却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窘境。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300多万受灾群众需要在两年内搬离原居住地,重建家园。其中涉及甘肃12.85万人,陕西63.49万人,湖北0.57万人,重庆33.98万人,贵州1.95万人。

这些数字看起来不少,但由于大部分是要搬入规划的迁建安置点,因此实际上对这些人群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比如此次地震震中附近的青川木鱼镇的民众,他们将搬到距此50公里外的平武县城周边定居。当地政府已划出约12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建设新居,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也一并纳入搬迁计划。

对于失去住房的灾民,国家将建造经济适用房供其入住,并发放过渡性生活补助费。 当然,对于那些不愿移民的人,我国政府也不会置之不理。据新华社报道,5月16日,温家宝总理前往位于重灾区之一北川的临时指挥中心。在这里,他指示有关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有关善后工作,安排好地震中幸存者的后续生活,使他们的生存能得到全面的保障。

可以说,中央政府已经为地震后的赔偿和灾后重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灾难发生后都会产生巨额的财政支出。例如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虽然造成数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但美国政府只需承担小部分损失(主要为灾民救助款),大部分的救灾款项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 而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最终将由公民和政府共同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移民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措施——失去房屋和财产固然令人心痛,但未来高昂的保险费和沉重的税赋更令人生畏。

山钰轩山钰轩优质答主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15日0时2分,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08度,东经104.95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人民日报消息,截至15日0时45分,暂无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报告。

震后,一位网友在人民网提出建议,因四川地震多发,建议将震区部分人口内安移民到陕南豫西鄂西。

对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给予回复:“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很难确切评价一个区域是否一定安全,无法确定安全的地方作为移民接收区;同时国家还未实行因自然灾害原因实行移民的先例和相关政策,我省也无实施移民工作基础。”

除了该网友提出的移民建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还有其他建议,包括建议在宜宾市珙县地震多发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议将汶川等重特灾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议将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人口迁移至川南等。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上述情况分别进行了回复,基本与对“四川总地震为啥不移民”的回复类似,同时,四川各厅(局)还对其目前就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开展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说明。

据环球网2021年6月报道,国家地震局一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专家表示,虽然有迹象说明某些区域会是地震频发区,但没有迹象表明某个区域100%不会发生大地震,因此,就地震频发区域实施移民还存在一些难题,“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非常、非常安全的区域”。

该专家举例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前,北川是全国有名的“天然氧吧”。此外,四川省的都江堰、成都平原,从地震学角度来讲,它们是很安全的地方,但汶川地震中,成都平原和北川、都江堰也受到了很大破坏,因此,一些大中城市很难保证是100%安全的区域。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对地震的科学研究还不足以支撑我们找到一个百分百安全的区域作为移民目的区,这个技术瓶颈目前还很难逾越。”该专家称。

此外,就网友提出的对“地震频发区实施移民”的建议,该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看法。

“地震频发区,一般指该区域近年来发生地震的频度比较高,而多数是小震,真正构成灾害的地震是比较少的,因此对频发区域实施移民也有一定困难。”该专家称,另一方面,如果为了预防地震灾害频发而把人迁移出去,但也不能保证迁入的地区一定不发生地震,因此,防震减灾的重点还是放在就地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方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