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是按照专业课排名吗?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则,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来讲,评选奖学金的时候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指标:
1,学习成绩(占总分比重最大);
2,科研论文(有的话加分很多);
3,竞赛获奖(包括数学建模,英语四六级等);
4,各种项目(如挑战杯,大创等);
5,专利软著(有的话加分不少);
6,各类证书(计算机二级三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当然有的学校可能不看重这些,比如说我所在的学校就对这些不太重视,主要是看你的平时成绩(这部分的考察主要以开卷为主)和期末考试成绩,如果这两个成绩能保证在专业前50%(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有些学校可能会更高),一般都会获得一等奖学金(比例大约为总人数的10%~15%),如果是理工科还会额外加上科研加试试题,题目难度系数不算很大,认真准备一下都能答对。
至于说奖学金按照专业课排名是不是合理,我认为这要看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不管是设置多少门课程,只要考试就能分出高低,就能确定名次,因此从原理上讲是根据专业课进行排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考察内容非常宽泛,不可能通过几道选择题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所以最终的成绩评定都是参照期末试题主观题进行评分,这就导致了主观题的主观因素在评定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的分数(至少50%以上的分值是由主观题目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评分标准不一等情况,就会出现同一名同学由于老师给予分数差异性比较大而导致最后成绩出现比较大的波动,甚至可能排名会瞬间发生逆转。我想这种情况应该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吧(尽管可能无法彻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