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为何有省旗?
1604年,法国探险家来到今天的魁北克省以“圣劳伦斯河”命名这条河之后,欧洲和北美大陆的贸易开始往这里汇集。
到了 18 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为争夺这些领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英法签订《巴黎条约》,将这块土地割让给英国,并将它纳入加拿大的版图。 但英国人并没有直接管理这片广袤的土地,而是将其授予蒙特索尔(Montreal)的法国统治者,作为他们继续统治这里的条件。
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对抗法国影响力,英国于 1795 年制定了一个新计划来管辖这片土地——它打算修建一条东西向的横贯大陆的道路,并命名为“大马路”(The Great Road)。
随着交通网络的建成,大量人口涌入这片荒原。到 19 世纪末,一个由英裔北美人士主导的社会已经形成。在文化上,这些移民也极力地与故土联系起来,比如他们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教堂、学校,还创办了报纸和杂志,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多伦多星报》(the Toronto Star)的前身《罗切斯特星报》(the Rochester Star)。
当时,每个新的社区都建立自己的标志,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采用家乡的旗帜。很多今天属于加拿大联邦的各省,最初都选择了自己国家的国旗作为各自的省旗。
例如安大略省的省旗是象征爱尔兰的绿白色三角旗;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省旗是代表英国的米字旗;新斯科舍省的省旗则是象征法国的蓝白红旗帜…… 而魁北克省的选择颇为特殊:它把当时法国的国旗 —— 三色旗的一部分用作自己的省旗。
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的魁北克省,法语和英语两大族群争斗不断,而用法国国旗的一部分做省旗能够表明这个省份有两个主权:一个是英国君主主权,另一个是由法国影响形成的立法机构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