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CS本科,现在EE硕士在读的留学生,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你考虑读CS或者ECE方向是明智的!因为CS和ECE这两个专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就业前景最好的两个专业之一(另一个当然是IO)!

作为曾经CS本科,现在EE硕士在读的留学生,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你考虑读CS或者ECE方向是明智的!因为CS和ECE这两个专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就业前景最好的两个专业之一(另一个当然是IO)!
现在有个新说法叫 2.5年制在职研(非全日制),有的学校叫 2.5 年制研究生课程班,是现在教育部承认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之一!!
这个要根据你读的研的种类、地区还有学校而定的, 首先,分为脱产和非脱产两种。 1.脱产(全日制) 这种一般是在研究生期间占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学习,不耽误毕业后的工作。这种在学费上一般比非脱产的贵一些,因为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注意下你的出勤情况。不过有些学校没有这个规定,全凭学生自觉。
我是18年进的LCC,在UAL官方给的成绩评定表上成绩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Excellent(超好)、Distinction(非常好)、Merit(好)和Pass(通过)。每个系对于这四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有的是按照成绩的百分比划分,有的则是根据分数段划分。
申请韩国研究生,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扫描件; (2)本科成绩单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英语水平证明(TOPIK 4级或雅思6.0以上); (5)作品集(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谢邀,正好在UCL读过这个硕士,来答一下! UCL的MSc Neuroscience 神经科学硕士项目,是为期一年的全日制授课型硕士,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获得 MSc 的学位。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 10-15个国际生,20个本地生(包括博士),录取要求相对较高,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1、首先确定你要考取哪个地区的,因为每个地区对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要求都不一样(这个不同是相对而言,如:在河南省,2015年文化录取线是364分,而辽宁省则是400分);2、其次选择你想考的目标学校,目标学校的选择很重要,这直接影响你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不能马虎。
作为一个在北师大呆了两年的研一学生,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 首先从难度上说,两个专业都是考四门科目,政治、英语、语文、数学(教育);不同的是一个考300分,一个考480分。
您好,一般来讲,港校的授课型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名式(Name Confirmation),另一种是修课式(Coursework) 正名式的课程一般为一年,完成学校设定的课程与考试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你好,谢邀 一般来讲,申请硕士,是需要有相关的本科专业背景的,但是特殊情况除外~ 比如你本科是理工科,想申商科,需要先读一个本科的商科(2-3年)再申硕士;如果你本科是文科,想申工科,需要先读一个本科学的工科(2-3年)再申硕。
本人在美本,大U, 读了4年计算机,研究生打算转ME, 因为对机器人感兴趣,所以选的MECE, ME是CE下面一个分系,和EE差不多,偏重数学和物理多, CE偏重电气和控制。申请时因为CS背景,加了一个AI的coop, 做了两个intelligent system的项目。
我本科是美本,大四的时候拿到了哥大和宾大的offer,最终选择了去哥大读BA。 我的专业是金融数学(mfe),项目需要修读的先修课以及课程难度在后面有介绍。 因为我是美本,而且申请的时候已经大三完成了大部分课程的学习,所以不用考toefl,只申请了免gmat。
去美国留学读研的条件具体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申请者的条件(如GPA、语言成绩、专业背景等);另一方面是申请学校的条件(如院校选择、申请材料准备、文书写作、申请流程、签证办理等)。
目前在美国就读,本科和硕士都是公立大学,没有交过学费,感觉美国公立学校挺划算的(只交了少量学杂费)。 德国的情况不清楚。 读博的话,欧盟以外的国际学生是需要交纳学费的(100欧元/学分左右,不同专业收费有差别);但博士一般都是有奖学金的。
同学你好,申请外校的研究生有两条途径: 第一个是直接申请Master(大多数学生走这条通道);第二个是申请Master by Research,然后读一年再申请Master by course work转换(极少数情况会选择这条路线)。
1、专科生直接考研: 需要等拿到毕业证以后,工作两年之后才能报考,而且只能报名在职研究生。这个情况一般叫作“以本科学历报考”; 优点在于考试的科目比较少,相比统招考试只需要加考2门专业课即可;缺点在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绝大多数学校都会设置一些门槛,比如要求提供本科成绩单、要求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等。
国内目前开设助产专科的院校很少,只有少数几所,2017年之前,中国医学科学院没有招收助产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2017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开设了助产专业本科,而且不颁发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只发预防医学学士学位; 开设有护理助产方向的硕士、博士点的学校就更少了,据我所知的有北大、清华、人大、
有啊,而且不用读两年,只要一年! 具体学校具体专业具体分析吧 先上图,证明我确实在加拿大读了一年书(非商科) 一共四门课,一门作业,一次小测都没有。
后悔,但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 本人商科法研双硕士,现在港三大读研中。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某末流211本科,专业金融,加一个辅修法律。考研失败后,准备赴港读研。刚开始咨询的时候,也是知乎上看了不少帖子,都说香港性价比最高,费用最低,教育质量最好等等。于是委托中介办理,前后也花了不少钱(心疼ing)。
港真,作为在内地高校工作多年的老师,对内地生而言,去香港读研究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首先,香港高校的所有专业全部向内地考生开放,且招生数量多、录取比例高;其次,香港的授课型硕士课程主要以文科类为主,不需要学生有很高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适合大部分想出国留学但是不敢选择理工科专业的同学;最后,